古海宁禅寺建筑群,据有文字记载已有546年矣。明成化年间清风上人创建,万历年间山阳人谢淳毁家独建,道光年间陶澍大修,清初复海初修……兴衰替变,几度沉浮。
最令人痛心疾首者,乃一九三八年农历五月二十日。是日,禅寺遭日军轰炸,一日投炸弹8枚,海宁禅寺一片火海。庙宇废圮,僧侣流散,香火中断,一片荒凉。自此,庙宇殿堂断垣残壁,名胜古迹没于荒草。至民国时期,战争频仍,民不聊生,云台胜景,无人问津。
三中全会后,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始落实。海宁禅寺于1979年开始修复,1980年市政府投巨资重建大雄宝殿,二殿、山门也相继修复。1993年9月23日,市政府正式批准海宁禅寺交由僧人管理使用。经市民族宗教局礼请,昌鉴大和尚率僧众接管,自此香火绵延,法轮常转,海宁禅寺成为一处观光胜地,弘法利生的清净道场。海宁禅寺数百年的地位和尊崇荣耀,得以延续,史称“云台山迎来了第三次大发展的时代”。
大雄宝殿,称赞释迦牟尼感德高上的意思。从海宁禅寺大院登两层16级踏步,可达大雄宝殿走廊。宝殿基周面积为320平方米,殿前走廊104平方米,东西走廊52平方米,大殿占地面积为476平方米。三十年的风风雨雨,殿宇垂垂老矣。鸟衔风送草粒树种,庙堂之顶部绿地有荫;瓦破雨渗,房梁朽腐,大雄宝殿亟待修缮。
佛言:一炬之火,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,熟食除冥,此炬如故,福亦如之。本寺方丈昌鉴大和尚率两序大众,祈愿海内外大德高僧、居士、各界高贤信众,持炬前来,共结修缮大雄宝殿善缘,成就海宁禅寺古道场。凡资助者功德芳名与寺永存,史则书之,流芳百世,足为不朽。广种福田,胜缘难遇,乐助修缮大雄宝殿功德无量。
花果山海宁禅寺永远为出资者祈祷:健康长寿,六时吉祥,合家幸福,万事如意,菩提增长,圆成佛道。
是为启
连云港市花果山海宁禅寺大雄宝殿修缮领导小组
2011年5月5日